義大利巴里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透過提供8-15赫茲(α頻段)的雙耳波差聽覺刺激於十位年齡介於28-62歲的受試者中(其中四位為男性,六位女性),能夠明顯的提升心律變異度-每分鐘心跳次數(11%-42%)。
心律變異度也就是心跳速度改變的程度,它會受到中央神經系統(大腦與脊髓)與自主神經系統(周邊神經系統所調控)所調節,它反應出一個生物體生理心理整合的狀態,例如:生物的適應性行為、戰鬥或逃跑、日間週期性改變、睡眠、緊張、高強度的認知活動甚至情緒都會改變心跳的速度,而這種心跳速度改變的程度在研究中被認為與生物體的健康狀態與演化優勢是有關係的,擁有較高的心律變異度意味著該生物體具有較佳的適應性與彈性來面對環境中的改變與壓力,較低的心律變異度可能伴隨較高風險的心血管疾病的致病率與死亡率,甚至對痛覺敏感、頭痛、長期偏頭痛有關。
在這個實驗中受試者接受二十分鐘的雙耳波差腦波引導,對不同頻段的心率變異度皆有提升的效果,在較低頻的心率變異度可造成16%-74%的提升,在高頻的心率變異度可提升38%-73%
#腦波
#雙耳波差
#心跳
#心率
參考文獻:
Francesco Casciaro, Vincenza Laterza, Sergio Conte, Maria Pieralice, Antonio Federici, Orlando Todarello, Franco Orsucci, Elio Conte. Alpha-rhythm stimulation using brain entrainment enhances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subjects with reduced HRV.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3;3(4): 213-2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